市井水浒:聊聊武松一身行头到底值多少钱?
《水浒传》第二十九回中的武松,其形象深入人心,令人难以忘怀。他衣着虽朴素,却独具风采,与常人无异的外表下,隐藏着非凡的气质。他的装扮,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行走在民间的英雄。
武松头戴万字头巾,身着土色布衫,腰间系着红绢搭膊,足蹬麻鞋,一副平民百姓的朴实装扮。这样的形象,让人不禁好奇他的这些衣物在当时的宋朝究竟价值如何?
在宋朝,服装的价格是以百文为单位计算的。据历史记载,普通的布衫、裙、膝裤等衣物价格大约在四百文左右。武松所戴的头巾和搭膊的价格则需要我们细细估算。
南宋时期,有人在岳阳楼前购买了一件布质道袍,花费了370文。而陆游在77岁时提到的一件秋衣典当了300文。这些历史记载为我们估算武松的衣物价格提供了线索。我们可以大致推测,武松的土色布衫在北宋时期应该价值约300文。
再来看武松的头巾,幞头在古代是常见的头饰,费料较多且多为罗纱质地。张邦基在《墨庄漫录》中提到,王安石的仆人曾将旧乌巾卖到市场上的价格是300文。由此,我们估算武松的万字头巾价格大约在200文左右。
至于武松的搭膊,用的是红绢原料,在宋徽宗时期,绢的价格有所上涨。考虑到武松的高大身材和搭膊的制作成本,我们估算搭膊的价格应该不低。而他的麻鞋,价格应该在10文左右。
综合估算,武松的这些衣物总价大约在1700文左右,相当于现在的500多元人民币。这样的价格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算高,但在古代却是相当节俭的。这样的英雄形象与朴素衣着的结合,展现了武松的节俭品质和崇高精神。即使是放在今天的农村,这样的衣裤价格也是相当常见的,足以让人感到满足。
《水浒传》通过这样细致入微的描写,不仅展现了武松的朴素品质,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物价水平和生活状况。这样的细节描写使得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更加生动鲜活,也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和可信度。武松的形象,不仅是一位英雄,更是一位真实的、有血有肉的人。